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周六明德的L同学录取了美本Top9西北大学,只做了简单报道,有家长在后台留言,想详细了解一下L同学的录取细节。
从2019年至今,西北大学已经连续3年位于US.News的前十。
它是曽将杜克大学挤出Top10的“金字塔名校”,也是美本录取率最低的学校之一。
去年综合录取率仅为4.37%,和哈耶普斯麻级别的学校录取率相差无几,中国学生拿到Offer的更是少之又少。
那在录取如此困难的情况下,L同学到底做对了什么,俘获了Top9大学的“芳心”?
ED西北大学学员档案
L同学
某国际高中
GPA:IB44TOEFL:115+SAT:1500+
录取专业:环境研究专业
首席申请导师:明德立人导师团队
01
学霸也有最致命问题!!!
活动一盘散沙怎么破?
L同学刚和导师接触的时候,就能明确的感受到,Ta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GPA保持在班级前10%,托福也已经达到了115+,也有一些“小众”活动。
按照申请条件来说,既有成绩的硬性背景,又有“小众活动”的软性加持,是可以冲刺Top10的 。
可是L同学却遇到了一个申请中最致命的问题——本来稳申Top10,
却遭遇专业方向“滑铁卢”?
L同学11年级暑假前还没有确定的专业方向。
Ta几乎各个学科都参加过竞赛,也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但是只拿到了一个有高含金量的金奖,而且各个竞赛关联性不强。
这些活动相对来说,比较细碎杂乱,没有一个主线方向能串起来这些活动,完全看不出来Ta的兴趣重心。
美国大学一直强调“在兴趣广泛的前提下,对某个领域有足够的热情”。
而L同学“没有学术重心”,这对选择专业来说是“大忌”。
向“头脑风暴”Say No!
“无压力沟通”,挖掘学生特质
导师遇到这个问题,没有着急的和L同学“头脑风暴”,确定主线活动和专业等。
一般活动比较多的同学,是有比较独特的想法的,持续快速的头脑风暴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错误的引导,让他极力的想表现出某一特质,产生对专业的误解。
所以,导师多年的申请经验,让她决定多和L同学聊聊天,真的就只是简单的聊天。
从和L同学聊天的细节里挖掘出“最亮眼”的特质,这是能最精准地找出学生适合专业的方法。
导师一般和L同学的对话开始都是:
“这个活动感觉参加的人很少,你怎么想到去参加的?”
而L同学的回答往往是以:“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开头,再和导师娓娓道来自己当时是如何准备的。
当把L同学大大小小的活动在聊天中,没有压力的沟通完之后,导师发现L同学是一个“全能研究型”学生。
他所有的活动基本都是自己感兴趣,通过自学来参加比赛的,而且是多学科研究。
除此之外,导师发现L同学有一段特殊的实习经历,是和大家都关注的自然资源相关的。
于是,导师通过这个实习想到,环境方向的专业需要综合学科能力,正好和L同学现有的活动相匹配。
而且环境方向的专业,社会价值体现的也比较明显,可以完美助力申请。
L同学也跟着相关教授做过研究,Ta自己对这个方向也是很喜欢的。
最后,导师和L同学一起确定了以“环境”为主线来梳理活动,申请的也是环境相关专业。
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的一点!!!
每年申请季,我们都能听到很多成绩顶尖能进Top10,但却拿了近Top50 offer的学生。
很多学生就是在专业选择上,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挖掘,没有核心学术活动,也没有延伸社会价值,就匆忙决定。
这就会导致,后面文书方面没有支撑点,自然也就说服不了招生官。
美国大学都是注重社会责任感和专注力的。
所有专业都需要延伸出“能给社区、大学带来什么”的贡献,和想要在这个领域倾注心血的热情。
不能只因为“喜欢”和“有相关活动”就申请。
02
为什么选择西北大学?
因为匹配度100%
确定了专业之后,选校方面,L同学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有优良学术氛围的学校。
精准选校=高匹配度+未来方向
L同学对自己的职业道路非常清晰,在美国就读本科之后还要进行深造,成为研究型工作人员。
Ta在自己的人生方向上思想非常成熟,对自己之后想要走的学术道路早已有了明确的规划。
导师对这样一位“超出同龄成熟”的孩子,在选校时也是多方面考虑。
根据L同学的成绩和现有活动,初步选定了宾大、西北两所大学。
在后面的学校研究中排除了宾大,因为宾大最好的学院是沃顿商学院,相对应的整体学术氛围,也更偏向于职业实践方向。
西北大学研究型氛围则相对浓厚。
而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西北大学的自然资源方面有值得深度挖掘的地方,这也和Ta的申请专业相关。
并且,西北还有一位L同学特别喜欢的教授。
这样一来,西北大学对于L同学来说,既有高的匹配度,Why School也有了充足的素材。
03
「细节控」的文书创作有多可怕?
而在确定学校和专业的同时,导师在6月份就开始和L同学讨论主文书素材,根据L同学的经历前后确定了完整的三版框架。
最后决定,以第三版L同学参加的比赛为主要内容,进行精细打磨。
主文书:
抓住美国大学看重的“特质”,稳了!
主文书是从L同学参加比赛时所遇到的“不公平问题”出发;
到后来Ta针对这种“不公平”所做出的努力,成功解决了这次不公平问题,给其他参赛选手带来便利,自身也获得成长的这样一个故事。
虽然是比较平常的事情,但是对于L同学来说,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能有敢于去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付出实践的行动力。
这正是美国大学最看重的“特质”。
导师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引导L同学讲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在语法和表达上和外教进行多次深度修改润色。
最后完成了大家都觉得“稳了”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