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周末,芝加哥大学率先放榜,加州理工学院紧随其后,揭开了今年RD放榜的序幕。
芝大和加州理工目前均未公布2026届的招生数据。
目前统计到的、能够核实的数据为:芝大RD阶段录取的中国籍学生共4人,其中大陆仅录取1人,来自深圳中学,其余3人均为美高,且都是顶级美高学校。
加州理工向中国大陆学生也仅发出1枚offer,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
今天,也就是美国当地时间3月14日,MIT也放榜了。
每年MIT的RD放榜都会在3月14日,因为这天是“π day”,大部分时候都是下午6:28分(π的两倍),这大概就是顶级理工院校对数学的浪漫吧。
(MIT放榜视频网址:https://mitadmissions.org/blogs/entry/into-the-pi-day-verse/)
MIT在国内RD的录取情况,要比芝大和加州理工稍好一些。
截止目前,大陆共收获3枚MIT offer(后续或有增加),分别来自南京外国语、北师大实验、某homeschool女生。另有几枚美高offer暂无法辨别真伪。
值得一提的是,据小藤已知的,其中芝加哥和MIT录取的学生,个别是“双机构”模式(学生或家长委托多个机构共同服务),这其中的利弊本篇暂不讨论,但可以瞧见,名校竞争是更加激烈了...
MIT官方公布了2026届的招生录取数据:
包括早申和RD在内,共有33,796名学生申请MIT,比去年人数增加约2%。
今年共录取了1,337名学生,录取率低至3.95%。
“可预料”:
三校RD在大陆录取人数极少!
从RD最先开始放榜的三所学校大陆录取情况来看,真的是非常“惨淡”!似乎预示今年美本招生形势的严峻。
但从往年RD录取情况来看,又似乎有迹可循。
MIT和加州理工这两所被视为“天才”的大学,一直以来在大陆的录取人数就不多,基本都是个位数,甚至还有0录取的情况。
像加州理工每年招收本科新生230人左右,学校国际生占比10%,即每年招收国际生人数在23人左右,甚至更少。
所以录取的大陆学生少基本也属于“正常操作”。
而芝大和这两所大学略有不同,从历史数据来看,往年芝大在RD阶段录取的学生也不多,大部分offer都在早申阶段就已经发放了。
今年早申阶段,大陆学生就一共获得了40多枚芝大offer。
芝加哥大学共有EA、ED、ED2、RD四种申请轮次,这在Top10大学中仅此一所。
在ED和ED2阶段,芝加哥大学发出的offer相对来说比较多,在Top10中算是比较慷慨的。
但到了EA阶段难度就瞬间飙升了,offer数锐减;再到RD阶段基本就是地狱模式了。
芝大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它的入学率变得特别高。
去年共有37,977人申请芝大,2,460人被录取,2,053人确认入学,入学率高达83.5%,接近哈佛大学入学率。
所以,真的想去芝大,就在ED阶段申请,RD真的希望渺茫......
对于顶级名校录取,
美高比国内高中更有优势?
从RD这三所学校的录取情况来看,同样是中国籍学生,美高的学生似乎总会比大陆高中的学生录取人数要多。
比如在今年早申阶段,国内无一人获得哈佛大学的offer,而仅有的1枚中国籍学生录取,则来自美高。
那么对于这些顶级名校而言,美高真的比国内高中更有优势吗?
但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美高和国内高中不在一个“池子”竞争。
哪种说法是对的?
申请“池子”如何区分?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不同的申请“池子”是如何划分的。
1.根据公民身份和绿卡来区分
这种是比较主流的区分方式,在Top100大学中,有超过70%的学校是这么定义国际生的。
即:没有美国公民身份或永久居住权(绿卡)的学生,就会被定义为国际生,即使你在美国高中上学。
MIT、斯坦福大学、JHU、埃默里大学等均采用这种区分方式。
(埃默里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