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转学也需要这种态度。
一个人默默总结过往不足、一个人承受不知结果的未来……Lucien同学在转学阶段也曾经过这些。
本新申请失利,他以此为动力,重新调整申请材料,发掘曾经的不足,最终成功ED芝大!
到底他做了哪些调整,又是如何在忙碌的大一将所有任务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一起去看看!
*以下内容为Lucien同学叙述,略有删改
标化数据
01
分析本新申请后,
我发现自己被限制住了...
5月底,本新结果出来后,我就决定要转学了。算是规划比较早的那批人。
但我没有立马开始准备,而是先回头看看:
检查本新申请时哪些材料提交不完整;哪些内容影响了招生官对我的认识。
因为整个申请过程,招生官只能通过材料来了解你,评估匹配度后再决定是否录取,而不是看到现实中的你。
分析之后,发现自己完全被限制住了!
高中时,自己只关注纯理工科内容,而舍弃了人文、写作方面的提升。
参加的活动也只局限在了校内,并没有尝试寻找更大、更有趣的项目。
能发现这两点不足,主要是因为在复盘中自己想清楚了如何在specialist和generalist之间做出抉择。
Specialist、Generalist指代两类人。specialist是只在某一个方面很精通,是一个领域的专家;
generalist是在多领域涉猎。虽没有specialist的深度,但兼顾到了很多方面。
而我现在只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很难达到specialist的高度。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重新认识自己、拓宽眼界、开辟新的方向。做一个多领域涉猎的generalist。
暑假时很幸运,又意外接触到了语言学。
这看起来是一门与我本新录取的专业——计算机科学相差甚远的学科,但实际上两者有很多交叉的地方。
正是语言学,让我对计算机科学专业有了新的认识,也基本确定了自己第一年的大学生活需要注意这些:
02
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结合,
保持高GPA!
既然想马上转出去,肯定得抓紧时间,多方面打造理想申请者形象。
首先,保持良好的GPA。
不过,就算拿到了高GPA,上的课毫无难度且缺乏指向性,那再高的GPA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选课时,要评估自己能够承受的难易度,还要体现学术实力。
之前在反思本新申请的不足时发现,自己的学术兴趣太单调了:只有计算机科学。
夏天接触到语言学后了解到,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两者结合会产生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不过,这个学科在本科不开设,一般到研究生阶段才会接触课题。但这并不妨碍我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做准备。
所以为了填补我学术兴趣单调的漏洞,我在选课时,将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都兼顾到了。
为了增加学术兴趣
我精心设计了夏秋冬季的课程
夏天时,我就早早选了语言学导论这门课,夯实语言学基础知识;
秋季时,在学好计算机科学必修课、西方文学这门通识教育课以及常规线性代数课的同时,我还学了一门语音学导论的课程。
这门课的学术等级比较高,都是大三大四学生会选择的课。
但因为我在夏天提前上了语言学导论课,满足这节课的前置条件、也向教授证明了自己有上节课的实力,所以教授就同意了。
冬天时,为了加强学术强度,搭建一个与自己专业更对口的课表,我先把通识教育课往后放了。
首先上了2节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课程;第三、四节都是与语言学相关的课程:统计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导论;第五节是数学必修课:微分方程。
在申请阶段,这种将语言学与CS都兼顾的选课方法,很容易让招生官看到自己做出的努力、符合申请者对计算语言学感兴趣的初衷。
在选课时,也建议大家提前做足准备,这样选出来的课程才能更加匹配自己的实力。
03
从美高活动路线里挣脱出来,
美本重新规划认清自己!
美高期间,我参加的活动都与理工科相关。
比如参加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担任数学社团的团长、参加数学AMC和美高建模MCM竞赛.....
在想明白generalist的概念后,觉得自己应该多做一些尝试,增加自己的知识广度。
所以到了美本,活动经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校内外的活动都积极参与、保持多元化。
我当时参加了这几项比较有意义的活动:
夏季时,参加了我们学校专门向本科生开设的一个研究项目。这个项目为我秋季语言课打下了基础。
大家要多去查阅自己大学提供了什么样的资源,找到它并为我所用。
当时也因为参加了这个项目,我还获得了语言学专业教授的推荐信。
注意,本转的推荐信一般来自于大学教授。
考虑到大一申请转学的学生在大学待的时间短,对教授还不太熟悉,有些大学,比如芝大,接受学生提交高中老师的推荐信。
我当时就利用了芝大这个好消息,另一封推荐信就是我高中数学老师提供的。
同朋友一起创业
第二个活动与专业相关。高中时,我就做了不少跟编程相关的活动。现在还跟朋友开了一个初创公司,我主要负责软件开发部分。
州级算法竞赛
参加美国计算机协会组织的一个面向全世界大学生的算法竞赛。
和团队代表UCSB在南加州大区打比赛,成绩还算理想。如果晋级了,下一步就是在全美区域打。
语言部门实验室管理
这相当于一份校内工作。我们学校语言部门的实验室里有很多器材设备,但因为人手不足,缺乏管理。
所以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负责管理器材室里设备的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