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高中GPA4.0、在学校成绩位于前3%、本新申请时托福115+、SAT1500+了...
这样的学术背景很适合冲击Top20,也是明德学员W同学心心念念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可是本新结果出来后Ta与梦校失之交臂,最后录到了Top60以后的院校,还不是最意向的专业...
生活特别喜欢捉弄人。但是当它关上一扇窗的时候,得我们自己主动出击,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去寻找另一扇隐藏的窗户。
经过一段迷茫期,W同学进入本新后就马上找到了明德立人的导师,共同开始着手准备转学申请。
01
回头看才明白,
多而全的材料是致命伤害!
明德立人的导师并没有第一时间让W同学马上准备申请材料以及开启各项背景提升的工作,而是一起先回头看看。
在刚见到W同学时,明德立人的老师也很好奇: 学术背景其实还算比较优秀的Ta,为何没有录到排名靠前的大学?
仔细查看W同学的本新申请材料后,导师也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申请材料是招生官了解学生的唯一渠道,如果本新申请受挫,那一定是这部分出现了问题!
W同学的本新申请材料中的活动列表和个人简历中,内容多而全。
这种看起来多而全的材料,实际上在招生官眼里,都是空洞无物的,因为无法凸显申请者的个人形象特点。
另外,虽然文书中的每一题都满足了基本要求,但是论述缺乏波澜、个人故事的陈述也无法真正体现出W同学的学术背景以及个性化内容。
发现了本新申请存在的不足后,导师首先让W同学意识到,转学申请介于本新申请以及研究生申请之间,既要体现申请者的个性,还要注重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以及专业水平。
所以,接下来真正的转学申请战役正式打响了!
02
从商科到心理学,
第二次选一定要是自己最喜欢的!
本新没有录到最心仪的大学,W同学进入了保底校。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了比较吃香的商科专业。
转学申请时,W同学不想再错失机遇,毅然决定选择了自己一直热衷的心理学专业。
导师通过与W同学交谈了解到学生在高中期间参加了三四个夏校。这些夏校都与心理学专业相关。
从招生官的角度看,本转阶段选择心理学专业并不是W同学一时兴起做的决定。
除了对心理学专业有准备的基础,托福115+、SAT1500+也已经是比较高的分数了,而且W同学是大一就申请转学,托福的成绩还在有效期内。
所以导师建议W同学不用再刷分,重心提前转移到选校上了。
W同学的目标是进入Top20的院校。在日常的相处中也能感受到W同学的学习能力很强。
选校时,导师觉得只要在接下来的一学期时间好好规划补救,W同学还可以往更高层次的大学上走,有进入前Top10的潜力。
所以选校时,多个层次的院校都兼顾了。有一半的选校目标定在了Top10和Top20。
考虑之前本新申请时,W同学收到了很多Top20院校的拒信,为了保守起见以及缓解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导师也预留了四到五个位置给Top30的大学。
录取结果出来后,也印证了导师和W同学当初的选择。
目前,除了Top9的西北大学,W同学还收到了南加州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等Offer。
在选完校定完专业后,导师和W同学到底是如何实现突破,拿到前Top10的Offer呢?
03
我不是只会学习的人,
我还有很多隐藏的技能!
作为低年级的本科生,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塑造一个非常厉害的履历。我们能做的就是弥补过去,把握现在提升的机会。
在规划的同时,导师也鼓励W同学抓紧大一的时间来提升自己。
高中期间, W同学GPA4.0,但是为了向招生官展示自己一直在努力进取,大学期间的GPA也是很重要的。幸好,W同学也在大一上学期拿到了GPA3.9+。
W同学大一是以商科专业入学的,但一直想要申请心理学专业。
所以在选课上,导师就建议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保持GPA的同时,修读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并参加一些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
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用实际的成绩证明自己对心理学专业所做的准备。
科研项目方面W同学也暂时是空缺。导师就建议学生利用本新院校的资源参加了2个与心理学相关的线上暑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