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重磅消息!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给申请学生的邮件中显示:北京时间本周日凌晨1:17,MIT就会公布早申结果。
不得不说MIT真是独具特色,为了体现它理工牛校的称号,RD每年规定在3月14日(π节)发offer,现在连早申放榜时间都这么精确,牛!
放榜前夕,小藤发现MIT招生和学生金融服务部特别项目主任Chris Peterson早已经在一档播客采访节目中喊话申请者了。
采访中,Chris Peterson谈到了“MIT在寻找什么样的学生”的主题。
内容涉及MIT想要的学生特质,疫情如何影响到了决策过程,以及申请MIT的相关建议等。
本次采访时长25分钟,干货多多,相信看完大家会对申请MIT这种类型的学校有新的认知!
*以下内容以第一人称展开,略有删改
01
MIT在审查学生申请时,
看重的是什么?
招生过程中,MIT在寻找拥有这些品质的学生:
首先在审查过程中,我们希望申请者有着非常优秀的学术能力,而成绩、分数、课程是最直观的一种体现方式。
只有满足这项基本要求的学生,才能让MIT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申请者已经做好在MIT开展有挑战性、快节奏的学习准备,包括:各种数学和科学、人文科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
而一旦跨过这条审查的学术基准线,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自主性的事情,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展开属于自己的教育冒险之旅。
但是不管主修天文学还是人类学,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物理、微积分、生物、化学和强化交流课程。
第二个是非认知指标(non-cognitive indicators),它涉及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韧性、接受反馈的能力,当事情的计划没有按想象中进行时的适应能力,以及主动寻找资源的能力。
第三个是最难的说明的,就是作为招生官,在我眼里最让我惊讶的事情。
我知道这可能是陈词滥调和不具体的说法。
但是任何曾经担任过教练、领导的人都知道,试图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取得成功,需要拥有不同的技能、不同的属性、不同的思维和做事方式。
每一所大学决定录取多少人都是由申请池中的人数、在MIT就读的每个人以及已有班级的人共同决定。
而且MIT每一个录取决定都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它涉及到你个人特质,关乎你的成绩、你的分数、你的文书、你是否适合麻省理工学院等,而这一切你都无法控制!
02
疫情对MIT招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发生了什么改变?
过去几年,在某些方面,什么都没变,而在某些方面,一切都变了。
不变的是,MIT非常有信心让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地方。
改变了的是,MIT在做出录取决定时参考的数据种类。
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无法进行SAT/ACT考试,MIT此前也一直采用标化可选政策。
虽然没有每个人的考试成绩,但我们可以查看其他参考数据。比如用高中课程的难度、课程内容、其他领域的测试以及其他学术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申请者是否已经做好了在MIT学习的准备。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教育系统:混合的、线上的、线下的、虚拟的。
有的学生采取的是非传统的教育模式,然后又转回到传统教育,或者是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模式。
对于MIT而言,要理解这些变化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只需要考虑:你做好在MIT就读的准备了吗?、MIT适合你吗?
这也是使我们在各种漩涡和水流中保持稳定的一大原因。
不管每个家长和学生采取哪种教育模式,我认为只要做对他们来说正确的事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