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DeepSeek说留学好毒辣!ChatGPT、豆包AI都不及它万分之一!

专业解析 院校排名 录取捷报 干货分享

火遍全球的DeepSeek凭一己之力让英伟达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4.3万亿美元,用超级低的成本完成了意想不到的市场颠覆。

 

它的横空出世以及开源动作,连不可一世的特朗普都直言,这给美国AI产业敲响了警钟。

 

小藤时刻在科技前线溜达,DeepSeek出世后,我也把它当成了工作搭子和智囊库,不用不知道,一用就彻底爱上了它,就连我们导师也直呼简直太牛了!

 

 

 

这几天锐评超级火,理工男DeepSeek化身「超级毒舌,在线解答各种难、偏、怪的问题,对于答案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抨击不到的。

 

于是小藤忍不住DeepSeek回答了好几个犀利的有关美本留学的问题,又让他的同伙,比如豆包、ChatGPT等相互验证,它们的回答让我有点惊喜,又有点焦虑。

 

AI在线解答1:

花百万学费,留学还有红利吃吗?

就在小藤打算向这些AI提问的时候,隔岸的美国布朗大学传来了涨学费的噩耗。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布朗宣布本科学杂费直接上涨4.85%,其中本科生学费本身增加了4.5%,再创历史新高,并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

 


2025-26学年,该校的本科生学费已经达到了71700美元,再加上其他费用,一年的花销轻轻松松达到9万美元,突破10万一年只是省或不省的问题。


通货膨胀,学费大涨的不仅仅布朗这一所学校。

 

College Board 最新发布的《Trends in College Pricing 2024》报告中显示:

 

四年制公立校州外学生平均学费已经上涨到了30780美元,再加上食宿等其他消费,基本要到一年5万美元

 

四年制私立大学学费涨幅最为夸张,平均学费已经达到了43350美元,加上其他杂费已经突破了6万美元一年。

 

 

 

具体到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莱斯大学等校,直逼10万美元一年都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然而学费大涨,就业市场却一片低迷,裁员潮来袭,大把名校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是回国月薪不过万,甚至在家里啃老。

 

前段时间华尔街日报直接曝出包括哈佛在内的顶级大学MBA学生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去年春季毕业的哈佛MBA毕业生中,有23%的人在离开校园三个月后仍在找工作。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和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等一些学校,相比去年,目前还未找到工作的学生增加了两倍多。

 

 

 

所以小藤就让AI率先对美国留学性价比开刀了:

 

美国留学费用和失业率大涨,这些年还出现了许多留学断供家庭,那未来留学还值得吗?还有红利吃吗?

 

没想到的是,AI智囊团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它们没有否认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过最终的态度还是觉得是留学值得且有必要的。

 

不过它们也认为留学是个高度个性化的决策,需结合个人目标、经济实力、专业方向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

 


 

可见相比人类的确定性承诺,AI还是讲究理性,把废话文学的精髓掌握了。

 

总结AI的回答来看,留学存在以下核心价值。

 

首先,美国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地。

 

美国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师资力量、跨学科培养模式仍是全球领先,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工程等领域,若目标是接触前沿知识体系,留学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而且美国名校有顶尖的教授团队,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学生可在其指导下深入学习,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各类科研项目,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

 

其次,留学带来的国际化视野和人脉是一生的财富。

 

留学期间培养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化思维模式,这些都是未来职场的重要竞争力,校友网络和行业资源极有可能为职业发展提供隐性助力。

 

如果想利用留学身份获取创业资源、为家族企业进行国际化布局,那美国留学绝对能利滚利。

 

最后,就业市场仍存在差异化竞争。

 

部分行业,比如投行、咨询行业、科技大厂等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实际上仍看重求职者有海外名校背景。

 

随着国内企业对留学生辨识度的提高,学校排名与专业含金量需并重。

 

留学是个短期回报下降,长期优势明显的过程。

 

根据PayScale数据,美国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约$55,000,需7-10年才能收回留学成本,但把时间线拉长,藤校毕业生20年后收入中位数能达$250,000。

 

当然AI还对于现实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独到的建议。

 

一个是寻找高性价比替代方案。

 

比如采取多国混申策略,同时申请美国、加拿大、荷兰、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来分散风险;

 

或者利用coursera等平台获取名校证书,搭配暑期科研或交换项目来降低成本。

 

另外一个直白来讲,就是薅羊毛!

 

面对学费带来的经济压力,美国许多学校提供丰富的奖学金、助学金及经济援助计划,一些学校会根据学术成绩、家庭经济状况等给予奖学金,还有政府和私人机构的留学奖学金项目。

 

学生还可以选择公立大学、申请校内工作等方式来节省费用。

 

当然说到底,留学前做好资产配置和理财规划,降低经济风险,才是最安全的。

 

写在最后

 

AI进军各个行业,包括教育圈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麦肯锡曾分析道:

 

2030年,AI智能体将取代70%的办公室工作,至于剩下30%的办公室工作,可能需要人类独有的技能,如战略思维、决策、情商等。

 

总体而言,技术驱动型岗位被取代的风险大于创意产业或公共部门岗位,对适应性要求较低的岗位更容易被取代。

 

 

 

这也不得不给每一位学子敲响警钟,AI奔涌而来,在未来失业的焦虑会始终伴随,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掌握核心竞争力,不被科技浪潮掀翻?

 

AI一样快速学习、终身学习、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与决策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同时坚守好作为人的情感能力,可能会是未来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