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跨学科申请已呈现热门趋势,Top30大学跨学科的4大规划真相

专业解析 院校排名 录取捷报 干货分享

跨学科项目既然是几个专业的结合体,在规划上就相比单一学科更加复杂一些。

 

1

 

两个专业都要拿得出手!

 

按照大学排名来分析,如果你只能申请到30名往后的学校,么你的能力或是精力可能还无法支撑你去完成两个学科的探索,建议只专注于一个学科就行了。

 

跨学科基本上都要求学生两个专业都拿的出手,都有自己的主线或是强势专业。

 

即便有主副之分,两个专业单拎出来都是比较拔尖的存在,不管是选课、竞赛、活动都能很好的把自己在这两个专业方向的实力展现出俩。

 

如果目标是前10、前20、藤校,那就必须要选择跨学科,哪怕最后选择的专业不是跨学科,也要在你的活动里面体现出跨学科的能力和思维。

 

基本上藤校的孩子都是文科里面理科最好的,或是理科里面文科最好的一类。

 

 

 

2

 

清楚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

 

选择走跨学科之前,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自己喜欢的这几个领域里面,最喜欢的是什么?

 

因为哪怕申请的是同一个学科,不同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申请数学专业,有些学生对于纯数感兴趣,喜欢钻研,想要研究出为什么1+1=2;有些学生想要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我之前的一个学生,他就是擅长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最本质的东西表达出来,喜欢规律化和简练化。

 

我经常用一大段话解释一个东西,他可能只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就把它解决或是描述出来了。

 

所以这也给想要做跨学科,但是又没有现成的跨学科专业选择的同学一个启发,大家可以先去规划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可能看起来关联性不大,但你能够找到这些活动最本质的东西,它能够体现出这个学生的特点是什么。

 

再给大家举一个经济学的例子,经济学本质上研究的是资源分配,整合资源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喜欢经济学的孩子很多,而且经济学也算是一个容易跨学科的专业,既可以将经济学与社科联系,也能将经济学与计算机和数学结合,做经济学相关的建模等等。

经济学+人文跨学科

我之前有个喜欢经济学的孩子,Ta喜欢研究人和人、人与社会的关系,Ta还喜欢修手表。

 

之前Ta爷爷就是修手表的,特别是擅长修理手表里的精密仪表盘以及环环相扣的金属材料手表环,修手表也让这个孩子开始去寻找环环相扣的规律,每一个环节中的逻辑。

 

这些修表的经历,某一天让这个同学顿悟到:手表环是一节一节、环环相扣的,经济学的世界何尝不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所以在文书中,这个孩子就把修手表的过程引申到了他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对整个社会发展的理解。

 

这几个活动规划思路大家是可以参考的。

 

但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跨学科规划活动期间要两者兼顾。

 

因为并非每个学校都开设有跨学科专业大,但背景材料必须得体现出自己的跨学科能力和素质。

 

就算申请单一学科,也要用跨学科的思维做活动,体现出自己学以致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兴趣为出发点,而非特定专业

 

跨学科申请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觉得学校有这样的一个项目,也符合本人的兴趣,就奔着这一个项目去准备材料和活动。

 

而是以兴趣为出发点,在规划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孩子的兴趣,确实是在这几个方向都在并行推进一些活动,再看目前的情况是不是适合这个跨专业的申请。

 

不然会适得其反,到时候申请选择会很窄。

 

历史+计算机跨学科

我们之前有一位学生对计算机和历史都感兴趣。

 

当时我们去查遍了前30大学,唯一开设有类似专业的就是只西北大学的computational history,它是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建模的方式去研究历史问题。

 

我们当时给学生规划的就是关于文学小说中对于女性的刻画,很多小说里面的语言描述都带有性别歧视的词汇,比如小妇人、傲慢与偏见等都有性别或是种族的偏见,

 

然后我们再用计算机统计出作品中到底用了多少个这样的词汇,最后整理出来一篇文章,这就是涉及到了文学历史和计算机的跨学科。

 

因为西北大学该专业录取人数很小,我们只能以历史为主申专业,作为历史学生,Ta又比其他的历史学生多了计算机的能力,这就展现出了这个孩子的创造性。

 

4

并行选择也是可以的。

 

当几个学术方向确实没有办法完美结合时,是可以将几个学科平行一起学习的。

 

耶鲁大学【古典学+生物学】跨学科录取

我们之前录取到耶鲁大学古典学专业的学生,他还对生物学特别感兴趣。

 

古典学和生物学确实是无法结合的,所以我们当时就没有把它们俩融合到一起。

 

申请耶鲁的第一专业就是古典学,第二专业填写的是生物学。

 

围绕着生物学做了专门的活动,这个孩子去学了AP生物课程,并且还在当地社区大学里面旁听生物课程。

 

耶鲁的小文书非常多,里面有一个问题问到:

你来了耶鲁之后,你想要去探索什么学科?

 

我们就是分开来答的,第一个想学的是古典学,第二个是生物学,并没有将两者进行结合。

 

唯一有结合的地方是这个学生在学习拉丁语时,该语言里面的一些词汇就是从生物学中借用的。

 

比如恐龙或是一些身体结构的单词特别长,跟英文单词长得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他才了解到这些词的词根来自于拉丁语。

 

所以我们当时就围绕这一点做了词根学的研究,但本质上这不太算跨学科,毕竟这个点太小了。

 

所以当你发现两个学科没办法融合时,就平行。

 

 

像藤校,特别是哈佛、耶鲁这些大藤并不介意你是不是把几个学术领域结合了或是平行发展着,它们的底层逻辑是每个专业都要学好!


耶鲁PPE录取:

探索→大量实践→确定专业

 

最后给大家分享录取到耶鲁大学伦理、政治和经济学专业的学员故事。

 

 

 

我们这四五年每年都有耶鲁大学的录取。

 

耶鲁是比较专注于做学术研究、同时心系社会的藤校,不管选择什么专业,它都喜欢对政治社会有自己理解和贡献的学生。

 

#01.10年级换方向,商转文

 

T同学是10年级就找到我们做规划了。

 

因为他们家是做生意的,目标明确,当时就想坚定走商科方向,甚至已经申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不带学分的创业学夏校。

 

在做该项目期间,我经常跟T同学聊,在这期间我发现,Ta其实对于市场、营销、商科这部分并非真正的感兴趣。

 

反而是聊到地区间的贫富悬殊、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构成、当地的政治局势和经济状况问题时,想法和观点会更多一些。

 

所以那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社科更适合这个孩子?

 

当时我也没有细化到耶鲁大学的伦理、政治和经济专业,而是引导他跳出经济学、商科这个小框架,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02.发挥长处,大量进行写作训练:

John Locke、Pioneer、YYGS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这个孩子写作和思考能力都很强。

 

所以我就让他去做了写作相关的活动,包括写小说、写议论文,辅导Ta去参加了John  Lock、纽约时报等写作竞赛。

 

其实写作是一个既能反映孩子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找寻自我的方式。

 

这个孩子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Ta发现自己所有的经济学研究多半根植于当地的政治文化形态。

 

比如在参加John lock竞赛时,研究的就是他们匈利亚的经济形势。

 

再顺着这条线,又跟着Pioneer夏校的教授一起做了一个关于匈利亚当地的文化资本主义的研究,让不了解匈利亚的学生通过一手资料寻找到真实的匈利亚。

 

正是因为Pioneer的项目,T同学结识了该项目的教授。

 

 

 

两人对匈牙利的话题都特别感兴趣,而且T同学对于匈利亚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特别了解以及平常生活的经验和以前学术积累,Ta最后直接写了8000字的论文。

 

这深深打动了教授,原本该项目是不提供推荐信的,但教授破例主动给Ta写了推荐信。

 

11年级又去申请了夏校,当时Ta被斯坦福大学的夏校和YYGS同时录取了,但因为我们的目标直冲耶鲁,因此YYGS成了必选。

 

在这三周的时间里,T同学沉浸式体验了整个耶鲁的文化和环境,也跟上课的同学和老师有了深度的交流,这极大地帮助了申请文书的落地。

 

#03.11年级确定PPE

 

我们11年级还确立了以经济学相关、跟政治和文化联系较大的专业,这个专业最好的选择就是PPE。

 

但多数学校开设的PPE大部分要跟philosophy有很大关联。

 

T同学在该方面又相对较弱,只读过相关的作品,事情都做得不深,所以后来我们一一筛选,在早申阶段就把目标对准了耶鲁大学的伦理、政治和经济专业。

 

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走跨学科专业的学生,所有的规划都是从兴趣点和能力长处出发。

 

有时候当你的兴趣点和学校开设的专业不是那么匹配的时候,还是要从你的一个兴趣和能力点来出发。

 

当然专业的确定也不用太着急,在一步步的规划中,最后都能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