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西北大学不好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连续四年稳定录取西北大学,是明德众多战绩中很难忽视的闪光点。
除了上文导师分享的A同学的申请过程,小藤也将目光放到明德往年录取西北大学的学员上,深入探索他们「录进西北的共性和各自的个性故事」。
22Fall学生,拿下藤校难度的ISP,
享受“美本出道团”独一份待遇!
在22Fall申请季,明德的L学员,被西北的环境科学录取,还强势拿下难度堪比藤校的西北大学ISP荣誉项目——全球仅录25人、全美最顶级的本科项目之一。
申请的时候,Ta就和导师说奔着西北ISP项目去。
一方面也是因为西北所拥有的独特优势,比如小班教学和顶级教授配置。
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西北的quarter system,也就是一年分为四个学期,选课非常灵活,也可以广泛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因为西北以跨学科教育闻名,这里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两个甚至三个major,这很符合L同学的期望。
不过,L同学在十一年级暑假来明德时,Ta做的很多活动没有确定的主题,当时导师就帮Ta选定主线活动和专业。
一路合作下来,和学生交流非常契合的导师团队,还特地组建了L同学的“美本出道团”。
C位出道!!
后面写文书的过程,Ta和导师团队一顿头脑风暴。
导师和Ta长久交流后,建议将Ta的经历进行加工再造,辅以社会责任感的升华,让学生最初版的文书直接就“改头换面”,为申请上大分。
这个孩子还有很多的亮点,比如Ta学的是最难的IB课程,最享受的活动是花样滑冰……
不断努力解锁新动作的成就感,让Ta更加疯狂爱上花滑,而“学的东西逐渐越来越高级的感觉”,也为Ta提供乐趣的同时减少了学习IB超难课程时的压力。
学生有很多出彩的点,但导师发现他的活动规划中还是有个明显的短板——缺乏非学术类的活动。
导师就帮L同学梳理出一条非学术活动路线,便有了后面的公益及其他文艺活动;
同时导师还帮Ta查漏补缺,继续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使学术类活动锦上添花。
让L同学从美国大学的“全人教育”角度去做活动规划,快速拿到offer!
23Fall学生,活动超多但杂乱,
导师的规划策略功不可没!
2023Fall的L同学录取了西北大学数学专业。Ta是属于在各项高难度任务中稳住军心、并极力做到最好结果的孩子。
最初的L同学虽然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但活动却非常杂乱,整体形象很单一。
来到明德的时候,马上就要进入申请季的关头,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导师便和Ta一起开始冲刺阶段的申请规划“极限操作”。
不能放弃,要持续精进…
这是个典型的学霸娃,标化成绩很给力,理科实力强,比如从AMC晋级到集训队,L同学手握5个奖项。
数学能力超强的L同学,很容易变成申请中那类“呆板的数学狂魔”。
Ta还有各类活动:
研究海浪和清洁能源
用数学模型分析疫苗对于疫情防控的效果
研究和分析内蒙古沙尘暴和沙漠化的成因
Ta在学校数学社团担当队长角色负责日常运营,同时还作为老师,帮助同龄人或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和化学知识;
还曾在医院里做志愿者,学习研究治疗病人的仪器设备以及方法;
钢琴8级,有自己的原创作曲;
篮球校队队员,更有多年帆船航海的经历。
……
当时让导师们犯愁的是如何将这些活动进行一个“排兵布阵”,最大化地凸显这个学生的实力优势。
于是导师经过权衡,把Ta的十项活动分主题地去呈现,将最具代表性的科研项目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得数学优势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凸显出Ta多面跨界的高手形象。
在活动上的整体规划后,不仅体现出L同学有对数学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还能看出Ta身上具有的社会奉献精神以及领导力;
导师还挖掘出Ta在理论层面的实力,跨学科研究和学以致用方面也大有作为,挖出学生“最亮眼”的特质过程中,也为Ta最后敲定申请专业。
多年玩帆船航海的经历,体现出这个学生在面对动荡、充满危险的外界环境保持自我、砥砺前行的精神;
而申上西北的过程,也是Ta航海历程中一次成功的登岸!
24Fall学生,不断碰壁中找对方向,
精准出击,放大最长的那块“板”!
在2024Fall录取西北的学员W同学,从鲜少优势的“基本盘”,经过三年规划“步步为营”,最后拿到经济学专业offer。
从最初的GPA只有92分的基础条件,后来社团组建失败、竞赛都是小奖,最终靠科研救下申请。
当时优势不算明显的W同学,从10年级开始就进入明德,导师和Ta一起开始各方面“打地基”;
导师对Ta三年全程陪伴、长线规划,从每个年级的活动、学术、标化成绩各方面去着眼布局。
建立在Ta硬性条件不大理想的背景下,导师建议W同学走学术路线、参加明德的定制科研;
后来,导师发现Ta还是个爱吃会玩的小孩,就帮Ta结合这个优势,挖出了两篇商业论文选题,最终找到个人优势的突破口。
此外,Ta在音乐上的热爱、对志愿活动的热衷、家庭背景提供的商业资源优势等方面的特色,为W同学塑造出了一个——懂得吃喝玩乐、懂生活又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耐心的学霸人设。
西北一向就以严进出名,而如今西北排名猛涨,对于那些打算冲进西北的孩子,未来就要在多方面让自己更具有“吸引力”。
写在最后
明德导师曾分享过一句话:
对于申请,我们要熬、要等、要相信付出和努力总有回报。对自己多狠,结果就多好!
而从这四年录取的孩子们身上,可以看到每个人在申请背景和形象上的不同,也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专注地去挖掘自己、扩宽自己的可能性;
一旦锁定目标领域,就会脚踏实埋头干,能熬能拼,日积月累地打磨出自己的“差异化”。
而他们的申请经历也说明,在一切都不确定结果的时候,先去做才是最确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