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高端本科留学
高端本转留学
高端研究生留学
语言提升
背景提升
国内/海外名企实习
国内/海外名校科研
明德学堂

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扫一扫咨询
明德的小伙伴们一定都还记得,从今年3月开始,我们策划了数场名为“美研过来人”主题的分享讲座。
这个讲座系列的创办原因非常简单明了——从“内卷”到“破卷”。
在这个各行各业都在争相“内卷”的浪潮中,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迷茫的挣扎境地,而这时最能给予我们方向的,往往是那些经历过“内卷”还能脱颖而出的人。
同时我们也相信,比起已有数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而言,也许那些才刚刚完成申请的同龄人们,能更加靠近你们的内心,也更能给予大家更真实、切身的申请感悟,从而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到申请季中的同学们。
而在转眼间,时间便来到了7月中旬,2022年度的留学申请也已经按下了“开始键”,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为自己的申请规划而忙碌了起来。
那么我们不妨就借此机会,再听一听那些“留学申请过来人”们的经验之谈,并从中吸取些适合自己的养分。
而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则是以“无G+实习薄弱”的劣势背景,强势拿下杜克大学金融科技项目offer的W同学。
一、我为什么选择明德立人?
答案藏在下面这四个关键词里。
Part 1 时间
开宗明义,选择一所适合的机构帮助自己申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我们在学校的课程不会落下,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刷分和寻找实习科研,提升标化背景。
除此之外,每一所学校所需要的申请信息看似相同,但其实会在很多琐碎的方面有所出入;
而不同学校间看似相同的一个学科,它们的项目名称却很可能并不一样...
这种查询和比对的工作无疑会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且靠我们自己完成起来效率很低。
所以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机构帮助的话,单纯靠我们自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应对这些无比繁琐的规划细节。
Part 2 信息
不必怀疑,靠我们学生自己所搜寻到的信息,是远远小于一家优质机构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我看上某一个大学的某一个项目之时,我会去很多网站与论坛查询这个项目的录取人数等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我们能查到的局限性非常大。
我们可能只能查询到10-20人的信息,但机构可以掌握90-100人的信息,这个差量是非常大的。
在本次申请季中,明德立人的导师团队就曾非常明确地告诉我,某个项目的录取率是多少,录取者的平均GPA是多少,实习背景又是什么样的。
这一点对我的帮助很大。
Part 3 经验
由信息差所带来最直接的产物,便是我们与机构间在留学申请经验上的巨大差距。
在申请阶段,每一位学生都会被匹配到一位专业的申请导师,明德的每一位导师都拥有非常久的从业经验,他们带领过各种类型的学生步入梦校,也处理过各式各样的突发个例。
导师们可以帮我们把无数发散的想法汇集到一点,通过量身定制的规划,把我们这些曾经的“无头苍蝇”领入成功的大门。
此外,尤其是对于陆本学生来说,自己写文书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不是native speaker,我们的行文逻辑习惯是中式的,这样写出的英文文书在招生官眼里其实是是有很多漏洞存在的。
而明德立人的文书导师则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提升文书的流畅性与可读性。
Part 4 操作
不同的学校对于填个人信息的方式也都截然不同,有的学校是表格,有的则是网站,仅靠我们自己来处理一方面耽误时间,一方面也容易犯错。
且每一个学校在申请季中都有自己的一条时间线,且与其他学校相互独立(包括了Deadline、一面、二面、补充材料时间等)。
比如我在申请季中一共是申请了13个项目,在全部完成之后我发现光是Deadline就高达20多个,如果我们靠自己去记的话,一是费精力,二是一旦漏错一个就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在导师的帮助下,会使得我们因人为疏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几乎为0)。
二、我的申请经历
在分享我的申请经历之前,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先思考两个问题——
1、我到底想不想读研究生,我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没有想好读研究生的原因的话,那么当你正式进入到研究生阶段时会是一个不知所措的状态。
2、你想要申请什么方向?
以我自己为例,因为我来到美国留学的时间比较早,自己也操作过一些美股的账户,所以很自然的就会对金融领域更加感兴趣,因此我在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时候,就会以金融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在留学申请时,同学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或是自身实力强势的领域,不要强行去学习一个不适合自己的项目。
Part 1 选校+选专业
相对本科而言,研究生申请的定校会更复杂一些,因为本科有一个更明确的list,无论是学校的排名还是专业名称,基本在全美每一个地区都是趋于一致的,但是研究生不一样。
在研究生方面,一个录取要求、课程设置全部一样的项目,却很可能在美国的两所大学中叫着不一样的名字。这个时候就必须具体学校具体分析了。
在此,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两个因素来选择学校——专业排名和综合排名(前者优先级更高)。
并切记在选校时拉开区间,要冲刺校与保底校兼顾。
在我的申请季中,明德导师帮助我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工作。
由于我一方面对金融很感兴趣,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对计算机的喜爱,可是这两个专业却是看上去丝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
这时我的导师就告诉我现在有很多美国大学开设了一个新兴项目叫做——Financial Technology,金融科技。
我自己查询了一下,感觉这个项目非常适合自己,但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新的项目,甚至很多在国外读书的同学们根本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项目。
如果不是我的申请导师非常敏锐地捕捉并推荐给我的话,我根本不可能拿到杜克大学金融科技的录取。
Part 2 实习科研
实习一定要有目的性。
比如我要申请计算机项目,那我一定要去做码农、互联网方向的实习,而不是去选择个Big Name的会计实习。
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地帮助到你。
而科研则是很多学生都普遍存在担心的一个方面,因为在学校的科研项目往往名额有限。
但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在课上做的大作业完善到我们的科研背景当中。
比如我在上统计回归分析课的时候,在学期末做了一个关于“华盛顿特区共享单车使用率”的一个回归分析,这也算一个比较专业的分析专业了,唯一和学校的科研项目有所不同的点就是它是在课上进行的,但这一点你完全不用担心。
只要我们在文书写作中,把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事情,怎么做的,学到了什么阐述清楚,它就足以构成一个很出色的科研背景。
Part 3 申请感悟
在我看来,申请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尽早去做计划,要在大学期间就明确好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周边的很多朋友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自己的GPA成绩。
我认为其实研究生申请是非常非常综合的一件事情,可能两个人都是3.5的GPA,但他们的专业不同,这个成绩的含金量也就随之不同了。
比如你计算机科学的3.5与社会学的3.5,就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的3.5可能能代表了后者的3.9-4.0。
同理,如果两个人都是计算机项目,GPA也都是3.5,但是两个人上的课不一样,A上的难度更高的话,则A的GPA含金量也会更高。
因此,我们一定不要为了高GPA而去选择一些不够专业的课程。
在招生官的眼中,可能3.3-3.6这个区间的GPA成绩差距并没有很大,他更愿意去从你的文书、实习、科研等方面来进行详细比对。
除此之外,也一定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做实习,早找实习,大一暑假实习时就要为大二寒假的实习做好准备,以此类推,未雨绸缪往往能为你带来更好的选择。
在与申请老师沟通之时,也不要闭门造车,把自己心中有疑虑的所有问题都问出来。
在申请结束后则要对自己保持信心,摆平心态。
三、杜克大学的金融科技项目
Fintech即金融科技,由Financial Technology合成而来,是金融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型产业。它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各类先进技术,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运转效率,同时也改变着金融服务的运作方式。
众筹平台,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移动支付,保险,股票交易app,预算开支app等都是FinTech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020年,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就是通过FinTech完成的,现在市场上有超过20家金融科技独角兽价值超过10亿美元。
2019年,杜克大学成立金融科技专业。目前也是继英国帝国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港科大开设该项目后又一所世界顶尖名校。
杜克大学FinTech项目全称是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Financial
Technology,是普拉特工程学院和杜克金融经济中心(DFE)19年联合推出的新项目。
该项目通过教授计算机和编程技能,以及行业特定的业务基础知识,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其目的是满足传统和新兴金融领域日益增长的技术专长需求。
杜克金融科技强调使用区块链、机器学习和安全软件开发等工具开发解决方案。
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同类项目中为数不多的工程硕士项目,毕业生们将能运用其技术专长从容应对金融领域中传统的和新兴的挑战。
项目的学术主任 Jimmie Lenz 说到:“各大金融公司极其渴求能够熟练运用商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由此可见,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在未来一定会更加的炙手可热。如果有同学对金融和计算都很感兴趣的话,也不妨将金融科技作为自己的一个申请方向备选哦!
而金融科技专业的就业则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向:
财富管理与交易
支付和交易服务
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及算法解决方案
信贷、贷款和流动性管理
数字货币,如稳定的货币和加密货币
区块链开发/智能合约
风险管理和法规遵从性
安全和身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