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全面解析美国的教育体系,长线规划很关键

专业解析 院校排名 录取捷报 干货分享

当谈起美国教育,大家会想到什么?

 

· 有人说:美国教育是精英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一味追求“死读书”。

 

· 也有人说: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 但有人说:申请去国外留学比在国内高考容易。

 

· 还有人说:美国教育成本高昂,普通家庭经济压力大。

 

.......

 

想要明确自己适不适合去留学,如何定位目标院校,学校专业强弱等等一系列问题,最好的方式不是听别人说。

 

而是从最客观的角度,了解真实的美国教育体系,只有我们了解其运行架构,才能在众多纷纭中,筛选过滤出最有用且真实的信息。

 

今天,小藤就来给大家全面解析美国的教育体系。

01

美国教育体系结构:

长线规划很关键

 

和国内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高中分为一、二、三年级不同,美国的教育体系划分为——

 

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并且是“一气呵成”式的年级顺序:

 

小学教育5年:一年级-五年级;

初中教育3年:六年级-八年级;

中等教育4年:九年级-十二年级。

高等教育:本科分两年制、四年制。

 

幼儿园这一学前教育阶段,在多数美国州,并非强制就读。

 

中等教育既包含为大学入学做准备的课程,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十二年级学业后,学生在高等教育路径上有两个选择:

 

一是职业培训:通常为期1-2年,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特定行业工作。

 

二是高等教育:一般是两年制的副学士学位课程,或是四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

 

大家看到很多美本留学申请规划,基本从九年级就进入真正的备战期。

 

有着“美国大众点评”之称的Niche曾经给出了一份“9-12年级申请规划终极时间表”:

 

 

 

9年级:重在积累和保持GPA,同时加强英语能力,探索兴趣方向。

 

10年级:标化学习、课外活动、科研、AP、GPA等全面同步进行,并确定学术方向。

 

11年级:硬实力进入收尾阶段,尽量争取获得高分。申请素材开始准备。

 

12年级:确定目标院校,准备充足提交申请。

 

小藤有话说

 

从时间线不难看出,申请本一定是长线思维,是一个量变到质量的过程,想通过半年或者几个月冲刺就拿到名校Offer的可能性很低。

 

特别在美本讲究“全面审查”的招生原则下,想要做到学术成绩、科研竞赛、课外活动、个人特点等多维度全面开花,尽早规划,提前准备才是“上上策”。

02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类型:

首推大U前50+文理前20

 

下面我们来细说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类型,这能帮助大家锚定目标院校。

 

所谓“高等教育”,也就是我们认知中的“大学”。

 

但在美国,“学院(college)” 和 “大学(university)” 这两个词的使用界限并没有严格区分,常可互换,有些机构还会以 “研究所(institute)” 命名。

 

我们可以按以下类别划分:

 

按院校类别

 

1)综合性大学

 

规模大,学科设置发展全面,专业划分细致,本硕博及科研系统设置完善。

 

比如像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明显就是带有“University”,而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则是有“Institute”。

 

另外还有作为藤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虽然叫“Collge”,但它确实是综合性大学,只不过是规模比较小。

 

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中,会设有不同的学院或学系,分别负责不同学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像工程学院、商学院等。

 

2)文理学院

 

规模小,基本上是小班化授课,专注于本科教育,相较综合性大学而言,专业选择较少。

 

顶尖文理学院的实力并不输于优质的综合性大学,比如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等实力都很强。

 

另外大家有时候会看到有叫“大学”,但其性质是文理学院的,比如文理学院Top20的卫斯理大学、华盛顿与李大学

 

学校排名是择校时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美本圈内最具参考意义之一的榜单就是由US.News发布的综合性大学及文理学院排名。

 

3)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

 

除了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以职业培训为导向的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像是飞行学校、空中交通管制培训项目等。

 

此外,在院校类型中还有一类叫社区学院,为当地居民提供低成本的教育服务,不仅能帮助学生为就业做好准备,还提供可用于完成学士学位的学分。

 

不过多数国际学生赴美是为了上名校,目标锁定四年制的综合性大学Top50或文理学院Top20,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一般不在考虑范围内。

 

按院校性质

 

此外,学校性质的不同在招生方面也会有一定差异,分为公立性质和私立性质。

 

不同于国内公立强于私立的刻板印象,在美国,私立院校的认可度、知名度往往会比公立院校更高,而且录取门槛也更高。

 

美国私立院校是能自主运营,不受州或国家政府的直接管控,经费源于教会、校友会、企业界、基金会赠款,及捐赠基金收益等,资金运作灵活。

 

比如八大藤校都是私立大学,US.News综排前20也基本由私立大学“垄断”,Top50中60%都是私立校,可见其实力强劲。

 

而公立大学主要依靠联邦政府、州政府税收拨款或地方政府部门资助 ,州政府资金支持使得本州学生学费优惠,因此负有保障本州学生受教育的义务。

 

招生门槛相对私立校低,但并不代表实力弱,比如UCSD、UCB、UMich、UIUC、华盛顿大学等备受关注和雇主喜爱的学校,都是公立校。

 

 

 

选择私立还是公立校一方面是看学校本身的实力和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学费:

 

私立大学的学费相对较高,一学年学费在往6万5美元以上走,像杜克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更是超7万美元。

 

公立学校学费一般比私立低,对州内学生十分友好,州内学费一学年在2万美元以内,州外学费多数在4万美元以上;

 

但对于一些顶尖的公立校,其学费和私立大学不相上下,比如UVa的工程学院,州外学费超过6万5美元。

 

二是录取率:

 

私立大学录取率Top10在5%以内,Top30基本在15%以内,而公立校因为要对州内学生有所倾斜,所以整体录取率在20%-50%左右的都有。

 

乍眼一看,公立校的录取几率确实高,但如果细化到国际生录取,顶尖公立校主要在10%-20%之间,比如UCB、UVa、佐治亚理工学院等。


小藤有话说

 

总体而言择校范围首推综合性大学Top50和文理学院Top20,但至于具体是哪所,这需要结合每个家庭的留学需求、能承担的经济成本,学生私立、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考虑,并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