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8884251

扫一扫咨询

适合中产家庭的8所公立校 & 8所文理学院,排名集中在20-50名区间

专业解析 院校排名 录取捷报 干货分享


8所公立校 & 8所文理学院,

集中在排名20-50名区间

 

8所公立校分别有:

 

UCLA、UMich、UVa、佐治亚理工学院、UF、北卡、UCB、UIUC

 

 

 

8所学校集中在最适合中产学校榜单的20-50名。

 

除了佐治亚理工和UIUC综排并列第33名,其余公立校都是全美综排Top30学校,但这8所都是公立校的强中王!

 

UCLA被誉为“全美第一公立校”,在US.News综排中,位于公立校第1名;

 

UCB、UMich和UIUC被称为“公立学校三巨头”;

 

佐治亚理工被称为“南方MIT”,和MIT、加州理工并称“理工科三巨头”;

 

北卡“公立大学典范”之称;

 

UVa、UF都是“公立常春藤”。

 

相较于私立大U,公立校显著的优势在于其学费相对比较低,比如UCLA、UCB的州外学生学费不到5万美元,比Top50私立大U学费低了至少1万美元。

 

但也有的如UMich、UVa工程学院的州外学生学费超过6万美元的。

 

从薪资发展水平上看,公立校相较私立大U确实有些距离,仅有UCB、佐治亚理工学院早期薪酬超过9万美元,其余多数在7万-8万美元间,中期薪酬方面主要在15万美元上下浮动。

 

Niche的榜单是把文理学院也纳入比较范围,在最适合中产家庭的榜单中,有8所文理学院上榜,分别是:

 

波莫纳学院、威廉姆斯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鲍登学院、戴维森学院、巴纳德学院、华盛顿与李大学、明德学院

 

 

 

US.News文理学院榜单中,以上学院均位列全美前20,除了波莫纳学院和威廉姆斯学院在最适合中产家庭榜单中分列16名、29名,其余均在30名后。

 

文理学院虽小,但五脏俱全,和大U不同,文理学院崇尚小而精的教育模式,并且专注于本科教学,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过文理学院专业设置相对较少小,侧重于传统的文理选课,另外学费比较高,以上8所文理学院的平均学费超过6万6美元,比上榜的24所私立学校平均学费6万5美元还要高出一些。

 

不过薪酬情况一点都不拉跨,特别在中期阶段,大部分都超过了15万美元。

 

可见市场对顶级文理学院的认可度还是十分高的。

 

中产家庭在用有限资源,尽全力托举孩子更广阔的未来!


当我们还没看到“最适合中产家庭榜单”具体上榜情况时,大家会不会先入为主地觉得,可能是一些学费相对适中的,实力比较中等偏上的学校?

但是当我们分析完榜单,就能发现并不完全只看着“学费”这个维度去选,甚至我们可以忽略这个层面。

因为除了公立学校学费相对比较低,其余上榜前50名的学校都挺贵的,全美最顶尖的的高校都是中产家庭的可选范围。

基本超过6万美元,超过6万5美元的院校更是有24所。

一学年学费接近50万人民币,如果再加上生活费用、社交费用、住宿费用等等,100万人民币的支出也是常见的。


我们在文章一开头也说了中产家庭一般定义为年收入10万-50万元,4年大学下来,在一线城市相当于可以购置一套房也不为过。

但我们在文章一开头的图表数据看出,意向留学家庭大部分年收入在10-50万之间,可以说高净值家庭轻松支付留学费用的只占了少部分。


那么,为什么中产家庭还如此热衷于留学呢?

一方面,中产家庭看到国际精英教育资源的优越性,希望通过留学让子女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拓宽国际视野,是一笔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教育投资;

另一方面相对高收入家庭,中产家庭可能更依赖教育来实现家族的持续发展,进而实现阶层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在子女教育投资上不遗余力。

因而,更多中产家庭愿意走留学这条路径,本质是在有限资源下寻求最优教育投资。


这个长线投资在后期的带来的是——

子女个人本身的成长、名校光环下的荣誉、肉眼可见的薪酬增长、市场的高度认可、职业发展前景的广阔,以及最终实现的阶层跃升。

处在中间阶层的中产阶级看过低收入阶级的“无能为力”,也看过高资产阶级的“资源优越”;

通过名校打通向上流动阶层就是被实践过的成功道路,当中产阶级拥有这样的机会和可能性,会愿意用全家之力托举孩子。

 

在这份最适合中产家庭的学校榜单前50名学校中,没有一所“水校”,都是实打实的能力彪悍的名校。

我们能看出所谓“最适合中产家庭学校”最底层逻辑不是“高性价比”这个面上的体现;

而是如何用有限资源,为孩子托举起一个更具竞争力、更广阔的未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综合各方面要素,最终去选择一个最适合自身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