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德行   教育立人

4006925858

扫一扫咨询

杜克2027er自述:不瞎卷、无SAT、无大奖,我靠“公益”进Top10!!

案例解析 本科新生 本科转学 夏校科研 学员分享

为什么现在人人都在说爬藤、进美国Top10大学艰难?

除了名额的确有限等外部因素外,更应该好好从内部寻找原因。

前段时间的生物竞赛造假、毫无价值的推荐信、文书套模板、千篇一律的活动...正在一步步拉低美国招生官对中国学生的信任。

美本申请不需要完美的申请者,而是有作为人的真实感,内心有所爱和有所追求以及个人的思维成熟度。

这也是为什么录取时会出现逆袭、黑马学生的故事。

因为他们不唯奖项论,把美本申请当成了一次历练,而不是单纯获得一个功利化的结果。

今年明德学员Rachel,单从表面条件看:竞赛稍显弱势、公益活动较多,可能还不是顶尖名校想要的学生。

但在申请季中,经过导师的梳理,Rachel不仅拿到了Top25北卡教堂山荣誉项目、Top10杜克大学2所综合大学的录取,还收获了Top6韦尔斯利、哈弗福德2所文理学院的offer

Rachel的个人经历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招生官会错过,但不会录错学生”这个说法。

*为方便展开,以下内容以Rachel同学第一人称口吻叙述。


 

01

自白:一个不瞎卷的申请者!

我最终选择去「杜克大学社会学专业」就读了。

申请专业都围绕着社科方向,还涉及到教育学和儿童发展等。我没有提交SAT分数,也没有获得过大奖,但我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首先,我的托福达到115+分、GPA也是A/A+,这足以向招生官证明个人的校内学术水平,没有SAT不能说明我学术实力不强或者基础不扎实。

 

其次,我是一个很会关注周围人,情绪变化、体贴、有爱心、想帮助别人的人。

 

所以,我的课外活动中,公益活动占了大半部分,其他活动包括模拟法庭、夏校、论文发表、艺术摄影以及运动等。

 

我是一个反卷战士,不会瞎卷,只会选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做。我知道自己擅长的地方、感兴趣做的事情是什么,所以在前期,我就花了大量时间去做这些。

 

我的活动类型非常多,而且看起来确实有些烂大街,甚至有些单一,比如帮助留守儿童、改善教育不平等,或者社会学的一些研究等。

 

但每个活动我都想清楚了为什么做,每个活动背后都是我价值观的体现,而且各个活动之间的连贯性是非常强的。

 

比如做支教,最开始我每周用2小时的时间去辅导孩子功课,持续了1学年,但带给农村的学生的帮助还是有限。

 

我又反复思考,去跟专业的人士聊,慢慢才有了之后的捐书活动、阅读项目。


 

我们的社团人数也从40人发展到了80人,给12个学校的捐书累计近两万册,阅读项目的志愿者也有60-70人,推送的文章阅读量也过万了,后来还设计了一些周边小产品。

 

Rachel同学开办的公众号:WeRead Jr(对志愿活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

 

*致力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儿童成长,希望通过书籍,为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搭建阅读平台,将知识、能力,并爱与温暖带给他们,以生命影响生命。

 

整个规划期间,我一直在做自认为有意义、有成就感的事情,努力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坚持做到底,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到更多人,在实践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思维成熟度,这远比活动拿奖更有价值。但在申请中如何展现我的个人形象、如何表述我的活动、文书又如何梳理、专业选择如何与我的特点相互匹配等等,这些事情我是毫无思绪的。所以,我就找到了明德,遇到了Cindy

 

02

聊天5分钟,

导师直接把我聊哭了!

我和Cindy第一次见面是在线上,在此之前我们对彼此没有任何的了解。


Cindy Bao / LA高端团队导师

 

录取案例:Columbia、U-Chicago、WUSTL、UCLA、Emoey、UCB、NYU、Georgetown等..

15岁到美国,亲历美高/美本/美研

CMU国际交流与应用翻译硕士

个性化规划申请专家

尤其擅长文书写作和指导 

 

结果聊了五分钟,我就把自己比较Personal的事情全部告诉了Cindy。

 

Cindy很有亲和力,沟通经验丰富,也知道很多交流的方法, 明白何时安慰我,又如何引导我挖掘新问题,不断去思考。

 

其实在暑假期间,我一直在进行文书思考,比如哪些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最大。

 

人会习惯性忘记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顾问老师的帮助,视角就会比较局限。

 

另外,像我们长到十七八岁也比较独立自主,不想让父母担心自己曾经的经历,所以对父母可能也会言之甚少。不过,Cindy老师作为第三人,既能用专业顾问的视角帮我梳理思路,还能像朋友、一个有经验的姐姐,或者长者的身份,引导我思考。

 

回顾申请季的点点滴滴,明德Cindy导师对我的帮助主要有以下2点:

01大方向的引导和时间线的把控
进入申请季,一大堆的活等着自己做。因为第一次经历,整个人处于比较慌乱的状态,完全不知道如何安排以及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Cindy老师时刻提醒着我,一直给我指明努力和改进的方向。这些方向引导和时间把控,一方面培养了我的大局观,最后我的时间管理和执行力都跟着提升了。尤其是文书部分,我一开始非常迷茫,不知道选择哪些故事,并把它们变成一篇650字的文书。但在构思过程中,Cindy老师总能将我无趣、无序的故事变成生动、有趣的内容,还能将艰难的任务一步步分解掉。



我最初的文书草稿用中文写了好几千字,内容完全没有头绪,但Cindy耐心十足,教我方法论和逻辑。把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情缩减合并到一起,兼顾深度又融入个人思考,再用精简、地道的英语翻译出来,最后交给专业的文法导师润色修改。

明德的文书审核有完善的流程。初稿后对应的导师审核,团队内部人员、合伙人还会进行新一轮的审核、提供新的想法、反馈意见,保证最后的文书从各个维度看都是成功的。

02情感支持,成果认可,心里有底

美本申请个人的心理建设很重要,我这个人有时候容易自我否定,而Cindy老师把每项任务安排得明明白白,让我非常安心,并且每时每刻都在支持着我

11月1日申请截止,我在10月中旬的时候临时又换了学校,用2周时间重新写了文书,Cindy始终都尊重我的选择,并为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03给学弟学妹的3点申请建议2023年申请季已经完美结束,2024年的规划又拉开了序幕。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有3点小建议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标化;

我的托福最终115+分,共考过2次都达到了目标分数。

托福阅读部分是最容易提分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好好背单词,认真分析错题。标化考试它是一个能力测试,好成绩靠日积月累。


国际课程体系里都有英语课,如果认真对待每一次课程内容和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两年的积累很快就会看到提升。


我在考前的一个半月里,每天就在高强度刷题。只要你愿意花功夫,就不怕没效果。

其次是文书;

 

要想把美本申请的文书写好,先要养成时常反思和记录的习惯我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时常记录可以帮助回忆我之前做了什么事情。正是因为随时记录、随时总结,进入申请季,我就已经知道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了,只是不知道如何把他们呈现出来。


最后,要有好心态和真实的申请形象

好心态的前提是降低期待值。

人人都期待去最好的学校,也做了很多努力。但申请季期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凡事只要尽力做到最好,结果我们也只好hope for the best了。

 

我们每个人从低往高走都是开心的,从高往低走永远不快乐。把期待值放到最低的时候,结果往往高于最初的期待。

当时ED不顺利,我就不断给自己做心理疏导,一直到RD下车前,我完全做好了只被保底校录取的结果,所以后来拿到的每封录取我都很开心。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背景跟别人比较。

 

我当时也很喜欢看知乎和小红书上的内容分享,后来我发现看它们除了给我带来焦虑,没有任何用处。

 

进入申请季,唯一要做的是想办法优化自己。

 

每个人都不一样,录取审查也很多元,标化多少分、选哪些课和什么专业、几句话就描述活动内容,是无法全面展现个人形象的。

 

我当时也想把自己的背景发在网上,问问大家我能上哪所大学。想清楚之后就放弃了,因为所有的背景条件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它无法展示一个人的深层、内在。

 

所以,不要被小红书和知乎干扰心境,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保持真诚、真心、真实。

 

招生官录取的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个人的特色和特质,招生官都希望录取的学生在未来能够改变社会、周围的人或者所在的社区。

 

美本申请就是一个找寻自己的过程,找到自己真正热爱、追求的事情,并把它持续做下去,尽力做到最好,招生官一定是会感受到的。

 

这也正好契合美本申请的核心目标,整个申请过程就是不断向着完人的目标前进。